其实行为神经科学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行为神经科学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神经科学 | 神经调控

Hello,

行为神经科学,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这里是行上行下,我是新加入的小伙伴袅袅~

这一期跟大家分享新接触的领域—神经调控。

行为神经科学,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一、神经调控简介

世界神经调控学会将神经调控定义为: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二、神经调控技术

行为神经科学,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1.领域概况

机体正常的神经环路是由电**和化学信号构成的一个固有平衡系统,但是疾病(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因素)打破了这个平衡,导致认知、感觉或运动受损。正如心脏病可以用心脏起搏器或者除颤仪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一样,神经调控的治疗也同样可以恢复和重建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

神经调控的治疗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调控神经系统,比如通过调节电**、视觉的或者化学的信号调控神经系统的相应靶区,改善环路上系统或者器官的功能。这方面技术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从非侵入性的技术如经颅磁**,到需要外科手术植入的设备来改变病灶区域的异常神经活动,发挥治疗作用 。最常见的神经调控治疗是应用脊髓电**治疗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此外,除了缓解慢性疼痛,在世界范围内,神经调控治疗的领域已经深入人体各个系统。

阅读链接: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4663188447.html

2.发展进程

有框架的神经调控技术阶段——1908年Horsley和Clarke创始三维数字化神经调控技术,1945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一次人数字化神经调控手术,神经调控学历史上第二次突破是发生在1979年,Brown发明了用定位框架与CT扫描一起配准,用于神经系统非功能性疾病。

现代神经调控技术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Melzack和Wall提出疼痛闸门控制理论,之后脊髓**(SCS)就逐步被用于治疗慢性难治性疼痛,后来又相继出现了脑深部电**(DBS)、周围神经**(PNS和VNS)以及脑皮层**(CS)等治疗技术。

随着脊髓电**的应用,神经调控的概念逐渐建立起来。神经调控可应用于很多种类型的疼痛、癫痫、帕金森病、精神性疾病、心绞痛、肠激综合征及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所致疾病等。神经调控技术发展迅速,涉及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它不但为病人提供了治疗的新选择和可能性,同时也促进了多学科领域众专家的合作研究。

阅读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神经调控/5200476

3.国内状况

在我国,神经调控技术始于1998年北京天坛医院首次采用脑深部电**(DBS)治疗帕金森病,而后逐渐有脊髓**(SCS)治疗疼痛、迷走神经**(VNS)治疗癫痫等应用。神经调控技术实用性强且前景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技术的进步,神经调控技术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神经调控事业也在稳步地向前迈进。

2010年10月,世界神经调控学会中国分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布成立。

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牵头、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坛医院共建,这是国内神经调控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平台。

阅读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神经调控/5200476

4.前景与风险

随着近年来人类对神经科学的认识加深,加上与之相伴的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交叉结晶的神经调控技术也日新月异。现有的神经调控技术是基于主动设置**参数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如果未来能够引入深度学习等方法,就有可能对人脑实现更为精确有效的**。神经调控技术方兴未艾,为疾病的治疗带来了许多新手段。

但是,像任何事物一样,它也可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引**理问题。随着人们对人脑功能的进一步了解,有可能通过**的方式直接产生**,也可能直接导致焦虑、抑郁,甚至暴力攻击行为,这是否侵犯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由意志?这样的控制事关个体的独立和尊严,需要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一起思考相关的伦理风险,才能真正促进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阅读链接:

神经调控技术——探索大脑的奥秘

谢谢大家的观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互相交流,期待下一期更精彩的内容~

校对:喵君姐姐、Ting Zhang

什么是神经动力学

第一届国际认知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07年11月在上海举行。认知神经动力学将认知科学与非线性动力学融为一体,属于当前的前沿科学。

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国际神经动力学创始人之一弗里曼教授、“同步震荡”理论的提出者冯·德·马尔斯伯格教授、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主席王德亮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爱克等国际一流专家,共递交学术论文217篇。在为期4天的专场报告中,与会专家热烈讨论了精神病模型、认知机器、神经信息学、感觉和运动动力学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话题。

细胞神经网络动力学是神经网络与动力系统交叉结合的一门新型学科。

人们一开始以为这些所谓的“单元”是以能量波的形式沿着轴突以有限的

速度传播,但是由于不满足守恒定律,上述概念就为动作电位是信息单元的思想所取代,也就

是说,动作电位是二进制数字。这一推论并不正确,因为动作电位序列是某种通过脉冲频率调

制进行能量传播的方式。虽然这种新的想法在脑科学中是不对的,却导致产生了神经网络和数

字计算机。这些装置已经为信息时代的国际社会提供了技术基础,这说明一种理论要有成果并

不一定非要正确不可。目前和细胞神经生物学同样的一股浪潮正在涌人分子神经生物学,分子

神经生物学认为DNA分予是由四种核苷酸编码而成的一串信息单位。现在神经物理学家和

神经遗传学家正致力于解释触发动作电位的量子机制,以及微观神经元通过释放量子分额的

神经递质化合物影响网络中神经元之间通讯的方式。某些大胆的科学家甚至提议把意识解释

为脑中量子相干的突现性质。

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TOC]

[英]A. Easton& M. J. Emery

社会交互的神经机制,社会认知缺陷

Kluver-Bucy综合征:视觉失认症/精神性盲、口部过度活动、思维奔逸、情绪反应缺失、饮食习惯改变、异常性行为

Rosvold-Mirsky-Pribram1954恒河猴社群-脑组织损毁-实验

Amg-社会抑制

Adolphs-Tranel-Damasio1998陌生人面孔-信任度判断-实验

OFC-情绪改变、决策障碍、自主反应/消极反应预期能力改变

社会规则故事-> lOFC

定义:根据社会情境做出行为调整的能力

压力荷尔蒙会抑制学习(Lupien& Lepage 2011)

Drea& Wallen, 1999:“假装愚钝”实验,在一个上下级关系中,地位低的猴子比地位高的猴子学习速度慢。

杏仁核:对象与“内在”奖赏价值联结起来(Gaffan1992)

眶额叶皮层:奖赏的价值的变化

Rolls 1982,强化物贬值实验:

行为调整的能力在社会交互中是必要的,因为**本身的价值并不足以确定适当的行为,行为应该反映特定社会情境下**的价值。

根据奖赏结果的改变来调整自己的反应模式恰恰是前面所提到的正常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行为灵活性的一种表现。

Amy<--> OFC在行为灵活性的产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奖赏价值转变时改变行为模式。

眶额叶皮层细胞对于变化的奖赏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反应改变(Critchley& Rolls 1996);对奖励的当前激励价值,而非奖赏的绝对价值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Tremblay& Schultz 1999)

反应活性-价值原理神经元反应活性是奖赏的价值的递增函数

ITC:表征复杂对象

目标-奖赏联结学习

存在两侧半球之间的交互,通过基底前脑交互(Easton 2002...)

Trapold(1970)条件辨别任务

Calson-Wielkiewicz(1972)双条件辨别任务

是否需要行为灵活性(而不单纯是任务难度)决定了同侧半球内前额叶和颞下皮层是否发生交互作用。

PFC决定当前恰当选择

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比如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和知识等

Dennett/Whiten意向立场,中介变量

0-3L意向水平;心理状态:行为原因->结果

Premack1988:知觉性的(理解他人的观察/注意)、动机性的(欲望/目标/意图)、信息性的(知识/信念)

Tomasello1999:黑猩猩-目标物/分心物注意实验:黑猩猩能进行注意追踪

社会教化

目标-选择范式

战术欺骗

Kummer-Anzenberger-Hemelrijk1996:猕猴-果汁获取-人类视线理解实验

Theall-Povinelli1999:黑猩猩🦍-人类眼睛状态-注意获取实验。

黑猩猩不能理解眼睛与看的关系

视线交替:信息发送者会持续与信息接受者进行交流直到交流目标达成或信息接受者离开。

Gomez1998:错误信念实验

Whiten:黑猩猩错误信念实验:没有错误信念归因

Mason, Hollis 1962:观察者-操作者-实验范式

Emery&Clayton2001:西部灌丛鸦护食实验。偷窃行为的乌鸦对观察者经验投射

定义

精确感知他人性情和意图的信息加工过程。(Brothers1990)

纹外视觉皮层:生命性/社会性线索感知

梭状回:面孔识别

颞上沟:身体运动(眼睛注视、眼睛运动、嘴巴动作、含动态意向的图片);目标指向性运动

颞上沟后部:心理状态归因

基本情绪:愤怒:angry:、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astonished:

杏仁核、眶额叶皮层OFC、右侧躯体感觉皮层,左侧额叶岛盖

Canli...2002:外倾性个体-快乐脸/恐惧脸-杏仁核-激活实验

杏仁核——面孔种族性自动/无意识分类

前额叶——压抑/调节反应

Premack-Woodruff(1978): ToM

Sally-Anna task

Damasio:获得性反社会人格: OFC损伤=>不能利用社会线索与情绪线索正常地指引自己的行为。

VMF受损=>非社会规则下符合逻辑的正确选择+,社会规则下-

颞上沟(回)与有意图的行为识别有关

对应偏见/基本归因偏差(Jones, Davis 1965)

试图抑制占优势的行为/强烈的情绪反应会激活vmPFC。

“Ochsner图像重新评估实验”

当一个事件对一个人的意义发生变化时,那么相应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

Liebeman:服用安慰剂之后前扣带回激活减少~右腹外侧PFC

自我种族偏见

人类独有的,理解他人意图、信念、欲望和稳定的心理特质的能力。

对应偏见/基本归因偏差(Ross1977)

"Heider-Simmel好斗三角形视频意图知觉实验"

双侧颞上沟、右侧颞机、Amg、梭状回、vmPFC

Gilbert序列操作模型(1989):行为分类、性格表征、校正

第三阶段比前两个阶段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和动力资源。

前青春期:环境(虐待、社会因素、营养缺乏)==>调节情绪环路

Amy,Hip: GC持续或间歇升高-> GC受体容易受到其他毒素的影响导致功能萎缩和衰竭。

青春期:GC升高~单相抑郁

A. Beck:单相抑郁特征:对自己和他人的经历有明显消极的看法。

三重消极认知:自我、世界、未来

消极想法->情绪低落->负性认知-> cycle

Seligman:抑郁=预期未来无助状态的结果

归因维度(Abramson1978):

单相抑郁消极事件归因:内部-稳定-全局

Bower1981,情感-记忆关联网络理论

消极情感-认知循环

Teasdale1983差异性激活假设

Drevets2000,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记忆的反刍。dlPFC-, Amg+

vmPFC~ D;

喙侧前扣带回+~抑郁回复

兴趣唤醒、目的性行为、奖赏获取

Pennington& Ozonoff1996:环境特定性动作选择

Tamminga2000:注意力、计划、决策、抑制&记忆

Damasio1994:躯体标记假设

vmPFC:情绪体验核心区域

Scheonbaum1998: OFC~目标导向行为的信息编码:依靠有限的背景信息做决策时,OFC的作用尤为重要,

OFC<->边缘系统->最优决策

诱发强化动机

OFC损坏->感觉**-情感反应障碍,自我行为、人格变化、社交障碍、日常决策障碍(Stuss& Benson1986)

vmPFC损坏->无法启动、组织、执行正常行为,自主性减少,优柔寡断,人际关系破裂、财务困难、固着行为(Anderson, Damasio...1992)

Kyte2004:青少年-赌注-决策实验;青少年在下降条件下往往下更高额的赌注,...更加冲动。

Corruble1999:冲动性是临床抑郁症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

抑制假设:行为抑制障碍可以被看作PFC的抑制机制在抑制由当前环境中的线索所诱发的不恰当行为时出现的障碍。...妨碍对长远目标控制的、可供选择的、更加合适的行为计划的挑选,使得行为完全由当前对环境的感性评估所决定。其结果是反应仅仅建立在相关情绪的体验上,且行为不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OFC损伤病人:不能进行行为抑制,冲动,注意集中度不够,注意过程存在偏向

OFC/vmPFC损伤:在**的情绪意义发生变化时,个体相应地改变行为的能力受损;外侧PFC受损:注意选择困难(注意在特征之间的高阶转移)

抑郁成年患者:外侧PFC-情绪性(悲伤)**;vmPFC/OFC-情绪情境中行为抑制起作用/对抑郁的存在敏感

Kyte框架:

执行过程损伤:

关键词反应性攻击、工具性攻击、道德性/习俗性反社会行为

<dl>

<dt>反应性(情感性)攻击</dt>

<dd>一个让人产生挫折感的事件或者有威胁性的事件诱发了攻击行为(愤怒情绪);不考虑潜在的目标</dd>

<dt>工具性(主动性)攻击</dt>

<dd>为了实现特定的期望目标(获得财务,提高团体里的地位);有目的和目标指向</dd>

<dt>违反习俗</dt>

<dd>不会导致对他人的伤害,但会扰乱社会秩序,打破行为预期</dd>

<dt>违反道德</dt>

<dd>伤害他人</dd>

</dl>

背侧执行功能的受损

精神变态者的冲动性、更差的被动回避以及情绪处理缺陷,也许可以理解为不能够对有意注意焦点的外围或者偶然信息的意义进行自动化加工。(Lorenz& Newman2002)

被动回避学习:电脑化的数字任务(Newman& Kosson 1986)

一包纸牌任务(Newman, Patterson& Kosson 1986)

偏向竞争模型(Desimone& Duncan 1995)

精神变态个体自下而上的感觉驱动机制的作用减少。

任务负荷(Lavie1995)

反应逆转范式

焦虑~反社会行为(麻木-、无动于衷-、冲动+、品行障碍+)

BIS(Gray1987...)

Killcross1997:AC,OC双重分离

Amg中央核--- AC;基底核--- OC

Hoffman1984:道德社会化不会通过FC的建立获得,而是需要通过诱导和培养共情获得的。

悲伤=>自主神经活动增加、注意力加强,激活脑干威胁反应系统。

精神变态个体表现出应对他人悲伤/恐惧的自动化神经活动减少(Aniskiewicz1979, Blair1997...)

精神变态个体: Amg体积(-),ACS任务中,反应(-)

Amg: S~S+, S~S-

Amg形成ACR的能力受损

Hamann& Mao2002:厌恶性词语CS实验

OFC-反应逆转作用= f(不匹配程度(预期强化,实际强化))

Amg-OFC失调->(社会)反应逆转负性影响->难识别偶然性变化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