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杯”变成“欧洲杯”,南美豪强陪跑是巧合还是必然
个人感觉是一种必然,首先欧洲球队就比南美区多了5支,换句话而言欧洲球队的基数就更大一些,而且在8个种子队当中,欧洲占了其中的6个,南美区也只有巴西和阿根廷得到种子队,其余都不行。
本届比赛,欧洲队的变化或者说进步更大,法国队参加过16年欧洲杯的只剩下6人,英格兰改打三中卫,并且技战术逐渐偏向细腻,而不是传统的大开大合,克罗地亚摆脱了只有纸面阵容,没有整体的问题,一举小组头名出线,甚至是冰岛这样的弱队,都一度逼平了阿根廷。
加上人才井喷摆脱了内讧的比利时,欧洲强队集体强势是看在眼里的,归根结底还是欧洲足坛掌握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源,最优秀的教练和培养人才的模式。而南美球队实际上是需要天才来带动的。
自87/88一代之后,阿根廷人才遭遇了断档,尤其是中后场帅才极其匮乏,导致球队整体年龄32强里最老,乌拉圭自弗兰淡出之后,仍然只能靠苏亚雷斯和卡瓦尼两人扛起进攻大旗,虽然防守很出色,但终究不够锐利。
巴西近年在复兴,不过人才更新幅度,还是不如欧洲球队来得更快,仍然是四年前巴西世界杯的班底,真正的天才球员也只有内马尔。所以欧洲球队本来人才更多,他们的进步也更快,对南美球队完成了碾压,也是情理之中。
二、巴西出局,世界杯已变成“欧洲杯”,你怎么看
俄罗斯世界杯欧洲球队表现的更出色和稳定,巴西和阿根廷已经不像曾经那样有着那么多巨星了,梅西老了,内马尔独木难支,不像欧洲足球百花齐放。并且欧洲联赛更加正规,球员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化,他们还有严格的自律,这些方面都是要强于美洲的。美洲有很多天才球员无法合理的成长,他们的结果就是最后稍有名气就会坠落。
俄罗斯世界杯截止目前只剩下六支球队,他们分别是已经晋级半决赛的法国和比利时,还有今天即将进行比赛的瑞典、英格兰、俄罗斯和克罗地亚。他们全部为欧洲球队,虽然少见,但也并非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五次出现全欧洲四强的情况。
前四次出现这种情况分别是在1934年,1966年,1982年和2006年世界杯,从玄学的角度看,在这四届全部是欧洲球队进入四强的世界杯中,意大利赢得了其中三次冠军,英格兰获得了一次世界杯,这是否意味着仍然留在俄罗斯的英格兰会最终捧杯。
欧洲强队一直就比美洲多,美洲称得上豪门的只有巴西和阿根廷,乌拉圭也勉强算,但是他们的成绩肯定不如欧洲很多球队。欧洲的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格兰、意大利、荷兰都是传统的世界足球强队。
三、巴西、乌拉圭双双出局,世界杯变欧洲杯,你怎么看
能怎么看?我以为韩日世界杯是历史上最黑的一届世界杯,没想到这一届更黑!
引入VAR有用?裁判一样可以选择看还是不看。那要他还有什么用?除了增加了不少点球,它真正做到百分百公平了吗?
或许内马尔跳水跳习惯了,所以不被踢死裁判是可以不予理会的。但是禁区内3次倒地,1次都不看VAR合适吗?
要么点球,要么假摔给牌!至少得给观众一个交代吧?
现在看来,韩国人的**是在明面上的,欧洲人的**才是深入骨子里的。难怪马拉多纳会张口骂人,论演员的自我修养,谁能跟国际足联比!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我们希望通过对世界杯变欧洲杯和欧洲杯和世界杯含金量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您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如果您需要更多帮助或者有其他疑问,请不要犹豫与我们联系。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