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中国书法甲骨文视频大全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甲骨文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什么意义甲骨文具有怎样的价值

甲骨文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其文化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多方面的。中国的历史记录就是源于甲骨文的。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成因问题,即当一种文化形态产生和发展时,会在整个文化领域、历史发展乃至社会层面产生连锁反应。甲骨文出现后,不仅具有占卜、记录历史的功能,还创造了书法--用线条来创作艺术作品。

中国书法甲骨文视频大全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按字体划分,整个汉字系统大致可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七种字体。从横向上看,不同的字体在同一时间内的书写方式是不同的。或者同样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出不同的字。如此庞大的汉字体系,古今中外,繁简相间,不同的形式都可以被人们选择,汉字的丰富性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汉字由繁到简,主要表现在字体和造型上。从字体的演变来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五种隶书的演变,总体上越来越容易书写。汉字的象形程度越来越低,曲折的图形字用直线转化,逐渐变成"直线"。

突破了古文字阶段书写不便的窘境。在标准分法出现之前,没有明显"蚕头燕尾"特征的隶书是篆书的低级草书。"解字法",形体由方转圆,笔势趋于平直,这些都加强了笔画的连贯性,在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书法艺术表现的韵律感。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这个说法成立。说“最早”,是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能称得上“书法”的成熟汉字;而说“书法艺术”,则是因为至今所发现的甲骨文,确实具备了中国汉字书法的基本特征。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指按照汉字特点及含义,以考究的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创造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深受中国书法影响,产生了蒙古文书法、***书法和英文书法等等。

中国书法甲骨文视频大全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清朝教育机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无意中见到了刻字的甲骨。他是著名的金石学家,立刻敏锐察觉到这是比“金文”更古老的汉字。由此开始收集并进行研究。但第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懿荣携家人投井殉节。

王懿荣的发现,使当时诸多著名学者加入了甲骨文研究的行列。

著名学者陈子展(1898-1990)教授评价早期甲骨文研究时说:“甲骨四堂,郭董罗王”。这个说法,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所谓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

郭沫若研究甲骨文起步较晚(1928),但起点高,方法新,一出手就高屋建瓴,超越前人。1937年,他出版《殷契粹编》一书,对甲骨文的书法意义大加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钟王颜柳指的是中国古代四位大书法家——三国的钟繇(151-230)、东晋的王羲之(303-361)、唐朝的颜真卿(709-784)和柳公权(778年-865)。

中国书法甲骨文视频大全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同为“四堂”“堂主”的罗振玉、董作宾都对甲骨文的书法十分痴迷,以致影响到他的**和后学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等。

从书法角度讲,甲骨文究竟如何好呢?

学者们认为,甲骨文在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方面的特点都十分鲜明而且出色。

就“用笔”来说,甲骨文皆以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之上。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由短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尽显均匀。因为起刀、收刀直落直起,故线条基本呈现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凸显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富有立体感。

就“结字”来说,甲骨文多呈长方形,间或方形,具备了对称美及一字多形的变化美。另外,在结字上,甲骨文还具备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一些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体现了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就“章法”来说,甲骨文往往全篇行款清晰,字体大小错落。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通篇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给人以活泼的感觉。并且,字数多时,全篇布局紧凑,给人以紧密之感;字数少时,又安排疏朗空灵。总之,都表现了古拙而又浪漫的情趣。

专家们考证后认为,受到社会顺逆和风气影响,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可大致分为五期。

第一,自公元前1300年左右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是雄伟期。受到雄韬伟略君主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第二,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是谨饬期。两代君主,皆为守成,书法亦显谨饬。承袭前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少了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第三,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是颓靡期。朝政凋敝,书体亦显幼稚、错乱,而且错字屡见不鲜。

第四,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是劲峭期。文武丁锐意复古,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第五,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是严整期。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专攻中国书法的学者指出,除了甲骨文本身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之外,后来又出现了两个方面的“甲骨文书法”——后学之人。

一种,就是前面说到的罗振玉、董作宾及其**和后学。他们是以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内容是新的,字却如同三千年前殷人原字。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没有的字,只好进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如此创作的要首推罗振玉。他在研究之余,曾将将甲骨文用毛笔书写成楹联,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继之有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创作。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也擅长甲骨文书法。这种甲骨文书法,被称作本真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

另一种,是借鉴甲骨文特征,作为一种创作灵感,不追求形似,从而创作新的作品。所以,其往往是综合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多种古文字的特点而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借鉴了甲骨文,但又不同于甲骨文。

甲骨文,确实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弥足珍贵,大可师法。书法前辈对此亦有教诲。书法篆刻家、金石家沙曼翁(1916-2011)先生认为:“写甲骨把笔要轻,运笔要活,要学‘大米’的刷字。要中、侧锋互用,既要写出毛笔的韵味,又要有刀的感觉。”就是说,书写甲骨文体,既要体现锲刻的感觉,更要表现书写的味道。起笔微逆入纸,提笔中锋运行,驻笔平出空收。在行笔时切忌出现楷书的顿挫之法,笔致要简率、质直和畅达。尤其是要做到搭笔即成的迅捷运笔方式,做到急缓适中。临习甲骨文尽管以中锋为主,但要间或辅之以侧锋,以增其韵。甲骨文的转折,一般应断而再起,且不可一笔带过,形成圆转之状,而失去了甲骨文方整峻拔的特质。

甲骨文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

甲骨文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甲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文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笔结体、章法。金_金文是殷周时代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中国书法甲骨文视频大全和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