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古代历法甲寅年怎么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的年历怎么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年月日时是怎么推算的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古代历法甲寅年怎么算(中国的年历怎么算)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天干:

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

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古代历法甲寅年怎么算(中国的年历怎么算)

推算天干: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

(公式揭密: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

推算地支:

古代历法甲寅年怎么算(中国的年历怎么算)

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

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

(公式揭密:类似前述)

另:

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年);

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年);

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年);

说明: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年支=00+5=5,即辰。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1.推算天干: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作10)

(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

2.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

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正月天干的计算方法为:

若:

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

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

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一天),

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天),

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

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

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

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是以节令为准,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例一:2008年阳历2月3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七,且还未立春,年干支应算做2007年的干支丁亥。年干丁4x2+月数12=20,再减10=10,即癸;此日还未立春,地支为丑;故2008年阳历2月3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七)的月柱干支为癸丑。

例二:2008年阳历2月4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八,但正好立春,年干支应做2008年的戊子,月数应为1,而不是12。年干戊5x2+月数1=11,再减去10=1,即甲;地支为寅;故2008年阳历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八)的月柱干支为甲寅。

三、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公元2000年元旦是戊午日,欲求任何一天的日干支,皆可以此天为参考。即计算出欲求当天与2000年元旦相距总天数,假设相距总天数为A。

则公元2000后某天的日干支求算方法如下:(A-5)÷10,取余数0-9即为日干;(A-5)÷12,取余数0-11即为日支。

中国的年历怎么算

干支纪年法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56 789 1011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参考资料干支纪年_百度百科

阳历阴历换算

阴历怎么换算阳历?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但中国的农历和***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不一样,一般要相差一二天。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公历和农历之间如何转换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 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 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 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阳历19740820转换阴历是多少(公历): 1974年 8月 20日

(农历):甲寅年七月初三

日期里的农历公历阴历阳历怎么换算?百度一下太复杂了自己研究

农历转换成公历的计算公式?因为公历(现在用的是格里历,以前还曾用儒列历)和中国农历都不是严格按一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所以两个历法没有直接的公式。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不利用许多像万年历一样的数据(尽管可以简化),就达到公农历转换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公农历转换的软件,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历法数据。

这些数据之中,最重要的是农历的每月天数。因为农历是阴阳历,阴历部分(按月相编的部分)决定月日,阳历部分(按太阳高度编的部分)就是节气。节气基本上是与公历直接对应的,可以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都需要天文观测数据授时,所以农历每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没有简单的公式。

至于公历和农历的置闰,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并不困难。

如果只是天文数据,其实都还是可以算的――因为天文周期十分稳定,我们只要严格地按天文周期推算就可以了。可是还有更为麻烦的一点,就是公历和农历这些历法,并不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实际周期进行的,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最著名的就是罗马皇帝几次修改2、8等月份长短,以及儒列历中因计算不准确而人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中国农历也有因为古代天文观测不准确造成的***颁布的历法与天象不吻合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观测的精度)。所以这两部历法都是与一个时期社会有关的东西,也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

公历和农历是如何换算的?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

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但中国的农历和***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不一样,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农历和阳历转换有什么规律啊?没有。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一年,为历法方便定为365天(称为平年),舍去0.2骸22天,舍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为0.9688天,将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这一年为366天(称为闰年,即:2月份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个闰年,所以逢百年时,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为闰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农历则是以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平均29天12小时44分)为一个月,12个月算一年,为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年,闰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个闰月年。一般情况19年阳历和阴历(19被数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excel如何农历转换阳历公式比如今天是2010年9月2日,用以下公式就可以得出农历七月二十四:

虽然在遇到闰月时,显示结果有点差强人意,如下图中,2010年2月9日的农历应是十二月二十六,但因为那年有个闰五月,就无辜多出来一个月了。不过总比编代码要快捷多了吧,而且闰月也不是天天有。

假如把公式改成:=MID(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MOD(TEXT(A2,[$-130000]e)-4,10)+1,1)&MID(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MOD(TEXT(A2,[$-130000]e)-4,12)+1,1)&年&TEXT(A2,[$-130000][DBNum1]m月)&TEXT(A2,IF(--TEXT(A2,[$-130000]d)=10,初十,IF(--TEXT(A2,[$-130000]d)>10,[$-130000][DBNum1]d,初[$-130000][DBNum1]d))),那就更像农历表示法了,不过因为农历每年开始日期都不一样,所以函数很难达到十分精确的结果,只能是将就着用。

农历转换公历对照表是公历1945年4月29日星期日

古代历法甲寅年怎么算和中国的年历怎么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