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乒乓球奥运模拟赛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模拟赛在哪个城市比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乒乓球奥运模拟赛和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模拟赛在哪个城市比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模拟赛在哪个城市比赛
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模拟赛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比赛。
对标东京奥运会实战,中国乒乓球队于2020年8月8日至21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办奥运模拟赛,按照“进入东京时间、打造东京场地、设立东京标准、使用东京赛制、模拟东京对手、提供东京保障”的要求,尽可能营造真实比赛场景。模拟赛将完全复刻东京奥运会赛程,先后决出混双、女单、男单、女团、男团五项冠军。根据国际乒联四月份的世界排名,樊振东、许昕、马龙、林高远和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分列男女单前四号种子。在8月10日率先决出金牌的混双项目中,由于刘诗雯、朱雨玲、丁宁的缺席,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和陈梦成为混双头号种子,许昕搭档小将孙颖莎成为二号种子。
本次比赛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乒乓球队举行的第一场公开赛事。作为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战略合作项目《中国席位》节目的首站赛事,本次赛事将通过高质量比拼检验队伍近期训练成果,展示乒乓球国家队为备战奥运刻苦努力、毫不松懈的精神面貌。
本次比赛的男子选手除国家一队、二队全体队员外,还选调了老队员张超、侯英超和年轻队员林诗栋参赛。女队43名参赛者中除丁宁、刘诗雯和朱雨玲因故缺席,一、二队大部分队员都将参赛,还选调了打法上有特点的木子、武杨、胡丽梅模拟主要对手。男队主教练秦志戬表示,通过这次模拟赛不仅检验国家队上半年集训成果,也是备战明年世乒赛的一个起点,希望通过队内高强度对抗,重新排序每个人队内的位置。
在单打项目中,除男女前16名选手,综合打法、运动成绩、年龄等因素,男队周雨、方博、崔庆磊、张超、侯英超和女队的木子、武杨、车晓曦、胡丽梅、刘曦直接进入正赛,其余选手将首先接受预选赛的遴选。最后进行的男女团体赛将于8月20日和21日分别决出女团和男团冠军。在男团中,马龙、樊振东、许昕组成一团位列一号种子,林高远、梁靖昆、王楚钦组成二号种子。女团中,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组成一号团体种子,陈幸同、顾玉婷、孙铭阳位列团体二号。
乒乓球规则改革的历程
2021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即将在7月23日开幕,东京奥运会开赛在即,现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这注定是一届史无前例的奥运盛会。为了确保运动员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比赛,日本政府、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更是多管齐下,严防各环节出现漏洞。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次备战东京奥运,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受疫情影响,乒乓球比赛不允许球员用手或者毛巾接触球台,不允许运动员吹球。对于不少运动员而言,擦球台和吹球都已经是下意识的习惯,此番调整想要适应存在难度。在奥运模拟赛时马龙就因吹球连续吃两张黄牌,希望国乒运动员早日适应,获得好成绩。其实乒乓球规则一直在修改,运动员始终都在适应新的规则。
乒乓球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优势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项目进行了改革,包括器材、技术、赛制等方面,在提升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性和观赏性的同时,扩大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但不可否认国际乒联同样借助改革措施来压制中国队在乒坛的垄断地位,以求平衡各国实力,避免出现由于不平衡造成的乒乓球运动发展危机。
自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一直致力于修改器材和规则来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其主要以削弱我国乒乓球实力、平衡各国水平为思路,先后推出小球改大球、无遮挡发球、无机胶水、11分制等措施。
一、器材改革
20年来,乒乓球在器材方面主要涉及小球换大球、禁用赛璐珞材质的乒乓球、禁用有机胶水等方面的改革。2000年10月,国际乒联宣布将直径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球重由2.5g增加到2.7g,以降低球速和球的旋转,以期在比赛时能够产生更多回合,增加比赛的观赏性。2006年,国际乒联宣布全面禁止有机胶水,在不莱梅世乒赛期间宣布2008年9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粘合剂。因有机胶水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在挥发过程中对运动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改用无毒无害的水溶性胶水。同时,无机胶水相较于有机胶水粘度较弱,与海绵发生化学反应膨胀后会增大弹性。2011年5月,由于赛璐珞材质的高热易燃的特性,为避免其安全隐患,国际乒联在伦敦奥运会后决议全面禁用赛璐珞乒乓球,同时宣布于2014年7月起启用新塑料球。新塑料球除材质上与赛璐珞不同外,球体直径也将继续增加,乒乓球直径不能小于40mm,即新塑料球的直径在40.0mm~40.6mm。也正是由于对器材的改革,促进了项目发展,保护了运动员身体健康,从而增加了比赛观赏性,顺应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二、技术改革
国际乒联在2001年4月通过了无遮挡发球提案,宣布于2002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改革很大程度降低了发球技术的威胁程度,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遮挡发球是指运动员在发球时,以球拍为顶点,以球台两侧网柱形成的三角区域无遮挡物的发球方式。与隐蔽式发球不同的是,运动员在发球时不能用身体部位或衣物对球进行遮挡,阻碍对方球员视线。在隔网对抗性项目中,发球技术优秀的运动员可以凭借此技术在比赛中轻松制敌,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无遮挡发球规则的推出很大程度降低了接发球的难度,能够看清对方发球时的技术动作,以此判断球的方向和旋转,更有效地应对来球,避免因发球技术差距较大而过早结束比赛的情况。
三、赛制改革
2001年大阪世锦赛期间通过了11分制提案,即从2001年9月起,乒乓球比赛执行11分制,每轮次2个发球。从之前沿用已久的21分制降为11分制,每轮5个发球降为2个发球,这势必会对乒乓球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次年2月,国际乒联对奥运会乒乓球参赛项目进行调整,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由之前的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改为男子单打、男子团体、女子单打、女子团体四个小项目,即双打比赛并入团体比赛的第三场。在2003年,对奥运会抽签制度进行改革,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同一国家的双打选手必须分在相同半区。2008年2月,国际乒联通过了限制海外兵团议案,即从当年9月1日起,21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不能参加世界杯和世锦赛,18~21周岁的运动员参加世界杯和世锦赛需在相关协会注册满5年,15~18岁运动员需注册满3年。已经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运动员不受此限制。国际乒联在2010年提出,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每个国家报名参加单打比赛名额从3人降至2人。2017年提出增设混双比赛,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实施。同年9月,国际乒联对世界排名计算规则采用新的规则,即2018年1月1日起,采用赛事级别和比赛名次作为积分计算依据,这代表新的积分方式废除了之前以比赛最终结果(获胜得分、失力扣分)为计算依据,鼓励运动员多参加赛事提高世界排名。
2021年乒乓球奥运会冠军
9日晚,乒乓球全国锦标赛混双决赛上演巅峰对决,国乒混双组合林高远/王曼昱4比2战胜休斯敦世乒赛混双冠军王楚钦/孙颖莎,夺得冠军。这也是两人时隔三年再夺全锦赛混双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休斯敦世乒赛时,林高远/王曼昱临赛前抽签时被拆对,两人分别与美国队的张安和卡纳克·贾哈重新组成混双组合参赛。国乒在混双项目上仅剩王楚钦和孙颖莎这一对绝对主力,两人过关斩将笑到最后。此次全锦赛,两对国乒混双组合在决赛遭遇,也有网友笑称“这是神仙打架,冠军的含金量要超过世乒赛。”
王楚钦和孙颖莎曾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夺得混双冠军,2021年两人首次搭档参加世乒赛就拿到冠军。东京奥运会上,中国“昕雯联播”组合不敌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痛失该项目奥运首金。新周期伊始,王楚钦/孙颖莎接过许昕/刘诗雯的班,并且战胜日本选手夺冠,令人振奋。
同是2000年出生的王楚钦与孙颖莎是国乒男女队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孙颖莎已在女队主力阵容中站稳脚跟,王楚钦也已经跻身男乒主力阵容。2019年,孙颖莎成为国乒重点培养选手,她的混双搭档从王楚钦变成许昕,两人搭档拿下不少冠军;王楚钦在混双项目中更多的是与王曼昱搭档。在去年国乒东京奥运模拟赛与全锦赛赛场,许昕/孙颖莎与王楚钦/王曼昱两次在决赛中相遇,双方各获胜一次,许昕/孙颖莎的不败纪录是被王楚钦/王曼昱在全锦赛中打破的。
国乒混双组合变化较多。不过,跟王曼昱配合时间最多的男乒球员是林高远。王曼昱的打法偏男子化,性格也比较坚强,林高远偏内向一点,需要激励才能爆发出最好的状态。
今年的全锦赛,林高远迎来一次爆发。男团决赛中,林高远在与樊振东的对决中挽救赛点,逆转获胜,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混双比赛中,林高远的表现也得到王曼昱的赞扬,“他的技术发挥和精神面貌都很出色。”两人在比赛中的默契度也越来越高,冠军可谓实至名归。
赛后采访时,王曼昱谈到,两人赛前没有太多准备,“高远下午打男双,也是比较疲劳,(我们)更多是场上的沟通和大致准备。”能赢下比赛,王曼昱认为技术发挥出了最佳水准,“我们的心理也是没有太多起伏,无论是赢的局还是输的局,都没有出现太大问题,心态稳定的情况下能拼得出去吧。”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