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想过,河北男子杀害四人和河北杀孙子案子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在本文中,小编将为您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带您领略新的视角和见解。
易具北河村塘湖镇杀四人事件
2月7日河北保定易县塘湖镇北河北村发生一起命案,该村一村民于除夕节当天下午,持刀将同村村民一家四口杀害。
除夕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导致了这场灭门惨案的发生呢?
一家四口横尸家门口,鲜血染红地面
2月7日,除夕节当天,家住易县塘湖镇北河北村的村民秦军(化名)与几名好友相约在同村的朋友家打牌。下午15时许,秦军接到媳妇的电话,称将前往村南头的秦军父母家帮着公公婆婆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
秦军准备再玩一会就到父母家一起吃年夜饭。谁知又玩了差不多半小时,妻子便再次打来了电话,电话中妻子的声音十分急促:“快点回来,家里出事了。”接到电话的秦军赶紧放下手中的牌,骑上摩托赶往父母家中。
北河北村面积并不算大,几分钟后秦军便赶到了父母家。临近门口,他便看到自己的父母倒在家门口,身上满是血迹。一名持刀男子正在追砍自己的妻子,妻子与尚有意识的母亲见到秦军来了,齐声冲着他大喊:“快跑!”持刀男子起身便追向了秦军,秦**身逃跑,持刀男子一直追出近百米才停下了脚步返回案发现场。
当秦军稍作调整再次返回家中时,家门外的一幕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父母以及妻子和两岁多大的儿子都已经倒在血泊中没了气息。
在网上流传的一段事发现场视频中,记者看到,共有四人倒在一座民宅的大门外,身上都满是鲜血。
后来,秦军将事发经过转述给了他的五姨郭五(化名),记者从郭五处了解到以上情况。
4人被杀害,只因200元欠款?
2月8日中午,记者赶到事发地塘湖镇北河北村,在事发现场记者看到,秦军父母家大门紧锁,门外的尸体已经被挪走,地上有数块明显的血迹。记者发现,秦军父母的家在村子的最南边,位置比较偏僻,家门外是一大片空地。据了解,门前的这片空地,便是命案发生的现场。
秦军父母的几名邻居告诉记者,秦军的父母去年才搬来村南养猪,平时与周围邻居交往并不多,犯罪嫌疑人牛生(化名)也是北河北村人,秦军的父亲秦工(化名)20来年以前承包砖厂赔了钱,欠了不少人的工资,牛生便是被拖欠工资员工中的一个。
“他们一家被杀的原因是欠了牛生200块钱的工资,已经快20年,牛生差不多每年过年都要到他家要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秦工与牛生两家十几年来便一直有矛盾,2月7日下午,牛生又来要账,言语不和最终导致了肢体冲突。“事发当天下午,牛生过来要账和秦工动了手,牛生脸上好像是被抓了几下,咽不下气他回家拿了把刀骑着摩托又回到秦工家中,杀了秦工一家四口。”
据同村一名当时也曾在死者秦工家砖厂工作过的村民介绍,秦工1997年也拖欠他120元工资,直到2015年过年时才把拖欠的工资给他。
一人行凶,两个家庭被毁
采访过程中,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秦工的儿子秦军在事发后禁受不住打击,已经病倒,目前正在他五姨家输液。
2月8日当天下午,记者几经打听来到位于村西头的秦军五姨家。秦军的五姨郭五向记者讲述了案发时的详细情景。另据她介绍,目前秦军一家五口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悲惨的现实让秦军现在情绪十分激动,事发当天夜里便发起了高烧,目前刚刚输完液入睡。
据秦军的四姨夫透露,被杀害的四个人中,他的姐夫秦工今年48岁,姐姐46岁;秦军媳妇24岁,儿子今年才刚刚2岁半。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牛生也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15岁,女儿小学都还没毕业。事发后,牛生的妻子与孩子已不知去向,位于村北的家中也已上了锁。提及此事,不少村民唏嘘不已:“牛生这一下不但毁了别人的家,把自己家也毁了,他家条件也不太好,以后俩孩子可怎么过。”
记者从易县公安局政治处了解到,经警方初步调查,2月7日16时许,犯罪嫌疑人牛生饮酒后到受害人秦工家中讨要十几年前的欠款,双方发生争执。犯罪嫌疑人牛生持刀将秦工及其妻子
河间黎民居黄保住杀人案
河北省河间市黎民居乡崔庄子村村民‘’崔连彬(小名崔洪星,于1996年因抢劫**被叛入狱,于2008年刑满释放)’’丧尽天良一夜之间连杀四人,其中还有一个未满10岁男孩。事情始末:这件事开始要追述到2010年秋天,崔连彬与河间市黎民居乡东七吉村刘小某(女,丧夫,育有一子一女,在家排行老小)结婚,婚后两人感情很好,只是刘小某与其现任丈夫母亲相处不好,为让妻子与母亲不在红脸,崔连彬决定带妻子去外打工,在两人艰苦努力下挣到5万元,打工期间每次回家母亲与妻子均争吵,曾翻脸数次,崔连彬在其母亲反复唠叨下,再加上自己气不过的情况下,竟不分青红皂白,对自己挚爱妻子大打出手,那时妻子已怀孕崔连彬虽知但已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结果导致刘小某腹中刚满3个月的孩子流产,刘小某在流产后对崔连彬有点心灰意冷,所以跑到三姐家哭诉,崔连彬事后十分懊悔,忙去妻子三姐家道歉,在其真心的劝说和大姐三姐的开导下刘小某决定同崔连彬回家,只是事与愿违崔连彬只是说得好,但实际上刘小某与其回家后两人时常大打出手,大打出手的原因就是崔连彬的母亲从中挑拨,每打一次,刘小某均去大姐三姐家诉苦,结果导致大姐、三姐都对崔连彬心灰意冷,直到2011年崔连彬在其母亲的挑拨离间下与刘小某去河北省河间市办理离婚。离婚前一天,刘小某故意忘带户口本,结果那一天没有离成,在第二天,崔连彬在其母亲反复催说下给刘小某打电话再去离婚,那时刘小某已在大姐三姐俩家来回居住数月,结果当天两人办理了离婚,但是离婚后崔连彬又再次后悔,在三姐家找到刘小某要求其与自己复婚,刘小某不同意,刘小某当场质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第一天为啥不带户口本吗?你个saizi。崔连彬未答话,在后来的几个月,隔三差五崔连彬就到大姐或三姐家去找刘小某道歉,但刘小某这次已经对他彻底心灰意冷了,不愿与其再有任何纠缠。到2012年,在刘小某请求下大姐决定给刘小某说个婆家,在刘小某见婆家时,崔连彬找到二姐和二姐夫恳求其帮自己劝说刘小某,二姐夫当时说道:连彬我可以给你办办,但是办好你也别谢我,办不好你也别生气。崔连彬当时答到:谢谢。结果就在二姐夫办时,在2012年04月16日下午,崔连彬在三姐家见到大姐给刘小某说的对象,两人在三姐家破口大骂,当时三姐不在家在地里耕地,两人在骂完后,崔连彬摔门而去,刘小某与新说对像匆匆出门去了男方家,男方家住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孝子墓程村。
回家后崔连彬向其母说诉说来龙去脉,在母亲的恶语相加下崔连彬被逼走上犯罪的道路。
当日晚间,崔连彬以为刘小某在三姐家,携砍刀闯入三姐家,把三姐砍死,结果找遍三姐的家都不见刘小某,以为刘小某会去大姐家,随后携砍刀闯到大姐家,把大姐、大姐夫砍死,当日大姐家的小外孙也在大姐家睡,把大姐、大姐夫砍死后,小外孙哭闹不止,崔连彬竟痛下杀手将大姐家的小外孙砍死,在把大姐家翻个地朝天后也未找到刘小某,崔连彬做完案后逃到家中将血衣脱下,并给自己母亲留下一张纸条,上写:‘我杀人了’,由于其母亲不识字,其母亲拿着纸条去找崔连彬的叔叔,叔叔看后将纸条藏匿并告诉崔连彬母亲意思,崔连彬母亲知道后赶忙回家,在自家厕所中将血衣烧毁,当警察到其家中时,正看到崔连彬母亲在烧血衣当场将其母亲带回所中审问,随后将其叔叔带走(其叔叔曾给崔连彬送过一次饭),这是崔连彬已经逃到崔庄子西南角的一个废机井屋中躲藏,在此期间沧州成立’特大刑事案件’,沧州市下属所有公安民警调查此案。当刑警、法医调查完后,大姐家的人,三姐家的人,给自己家死人办理后事出殡时,有人看到崔连彬曾开着一辆红色摩托车带着全盔出现在两家葬礼附近,在两家葬礼附近徘徊,(两家葬礼不是同天举行)。当三姐的葬礼举行时,天空中下起了雨,那时崔连彬已回到废旧机井房中,当雨下的时候,崔连彬打开了手机,给自己母亲打了个电话,就在这时沧州控制中心定位到了他的地址,所有民警赶去抓捕,当抓捕时,崔连彬骑着摩托就想逃跑,但是雨下过后,地里都是泥,没跑多远摩托就跑不动了,这时民警已经快到他的近前,就在这时他在自己口袋中拿出匕首划向了自己的脖子,害怕自己死不了又冲着自己的手腕划了下,这时民警已到他身边,带着他就到了河北省河间市黎民居乡的医院,医生给他缝了几针说没有大碍,民警迅速把崔连彬带到了河间看守所进行审问。
中国四大名著人物概括
(一)、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呼保义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二)、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