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克罗地亚内战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

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

克罗地亚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

克罗地亚军队在前南斯拉夫内战中表现出色。起初仅有7万民兵武装,最终发展成为20万人的正规军。持续4年战争中,克罗地亚军队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前南人民军(JNA)及塞尔维亚民兵交战,共造成约4万人伤亡,对手死伤超过2万人。

JNA军力强大,拥有近15万军人、约2000辆主战坦克(包括300辆M-84)和战区制空权,还封锁了克罗地亚沿海重要港口。但克罗地亚军队靠着英勇的战士们和坚定的意志,用胜利换来了独立和自由。

早期的克罗地亚武装由警察、治安部队和民兵组成,装备落后,重武器稀少,连轻武器都不够,使用老旧的步枪,空中力量仅有几架由农用双翼机改装的“轰炸机”。兵力方面也只有对手的一半左右。然而,他们在1991年8至11月的武科瓦尔攻防战中表现得英勇无畏。

仅凭5000名轻步兵,克罗地亚军队在抵御3.6万JNA大军的配备坦克、装甲车和重炮的进攻中坚持了整整87天。这场战斗以近乎全军覆没(超过1600人伤亡)的代价,给JNA造成了3600多人的伤亡,110辆坦克和装甲车被摧毁,3架战机被击落。

而在1991年10月1日至1992年5月31日的杜布罗夫尼克争夺战中,克罗地亚守军仅有1000人,却成功挫败了七倍于自己的JNA陆海空的进攻。

克罗地亚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

不过,JNA仍占据明显优势,上述战绩也只能使其受到些许损失而无法扭转不利局面。JNA调兵遣将,于1991年9月14日兵分3路大举进攻,仅7天时间就将克军主要控制区压缩到了几个沿海城市,10月7日JNA前锋更是已进抵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郊外,连城内的总统府都遭到轰炸。

所幸经过国际社会斡旋,敌对双方在1992年停火。此后几年时间克军利用宝贵喘息之机不断整军备战,兵力增至近20万之众,并获得西方阵营支持(冰岛、德国先后宣布承认克罗地亚独立),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1994年,北约战机还空袭了克罗地亚境内多处被塞族民兵控制的机场和防空导弹阵地,而有着五角大楼背景的佣兵公司也开始为克军提供人员培训。

1995年,克军出动10万士兵发动反攻并夺回大片被塞族民兵控制的失地,迫于外部压力JNA没有武力干涉,最终战争以克罗地亚胜利、约20万塞族人逃亡而告终。

南斯拉夫内战的起因

南斯拉夫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南斯拉夫国内情况和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常用1至8来表达这种复杂性,即1个党(南共联盟)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或使用2种字母(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4种宗教;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7个邻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8个“联邦单位”(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自治省)。

克罗地亚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

1945年二战胜利后的世界主要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国家和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势力国家两大集团对立而开始冷战。南斯拉夫因为铁托是共产主义者所以属于东侧的阵营,但是和波兰、匈牙利或是罗马尼亚等东欧诸国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并非成为苏联的附庸国或是卫星国家,而是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1980年铁托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死去,苏联国内也在戈尔巴乔夫的指导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罗马尼亚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也在巨变和动乱中被处死,南斯拉夫社会体制也因此由社会主义成为了资本主义,组成南斯拉夫的各国已经开此酝酿脱离南斯拉夫这个架构。此时,前南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开始掌权。二战结束以后,铁托领导的南共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致力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承认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自**。应该说,铁托时代的铁腕政策和铁托本人的崇高威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维持了南斯拉夫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关系的相对缓和。但另一方面,铁托和南共(后改名为南共联盟)在民族理论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起初过早地认为国内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后来当矛盾逐步凸现时却又简单化地采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或高压政策来处理。对占国内人口比重最大的塞尔维亚族实行长期箝制、多方制约的政策,势必伤害其民族感情及对党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导致民族关系的紧张。南共联盟的这些政策失误,事实上多少也为日后南斯拉夫的民族分裂、国家解体埋下了伏笔。

1991年初,克当局突然收缴塞族聚居区警察(大多为塞族人)的武器,3月双方正式发生武装冲突,而且冲突愈演愈烈。

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引起斯洛文尼亚武装力量与南人民军发生武装冲突。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南人民军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事隔不久,克罗地亚当局同克境内的塞族****再起,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塞尔维亚共和国派“志愿军”去克境内为塞族人“助战”,致使冲突越来越大。南人民军随后又去干预克境内冲突,使战火愈燃愈烈。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逐渐向克同波黑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边境地区蔓延。

斯、克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南斯拉夫引起连锁反应,另有一些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联邦制国家已逐渐解体。1991年7月7日,斯、克两共和国虽然同意推迟3个月执行其“独立”决定,但实际上并未放慢独立步伐。10月8日,两共和国正式宣告独立,并表示与南斯拉夫联邦“断绝一切联系”。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波黑**国家问题备忘录》,强调波黑是“**国家”。11月20日,马其顿颁布新宪法,宣布马其顿为“独立的**国家”。这样,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就有4个宣布独立了。

波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中部,同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相邻。在436万人口中,***族占43.7%,塞尔维亚族占31.4%,克罗地亚族占17.3%。波黑***族和克罗地亚族领导人为满足欧共体承认其独立提出的条件,于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否赞成波黑为独立**国家进行全民公决。这一公决得到***和克罗地亚族的赞成,而遭到波黑境内占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坚决**。正当***族和克罗地亚族全民公决进入尾声时,在萨拉热窝教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被暴徒枪杀,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愤。

1992年3月1日,投票结果公布,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波黑为“独立的**国家”。夜间,武装的塞尔维亚平民在萨拉热窝以北120公里的图兹拉,以及波斯尼亚北部布尔奇科至比耶利纳的公路、特尔诺沃至福查的公路上设置路障,武装冲突由此开始。

正当战火在波黑境内蔓延之际,欧共体国家和美国分别于1992年4月6日和7日宣布承认波黑为独立**国家,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波黑内战骤然升级。随即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为独立国家。***、克罗地亚族同塞尔维亚族为争夺地盘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波黑内战的爆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为寻求内战的和平解决,一招接一招:经济制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的空投、北约禁飞区、5国安全区、北约最后通牒和空袭等。和平计划也是接连不断:万斯—欧文和平计划、美国6点计划、5国方案、“三分波黑”方案、欧—斯和平计划、“联邦加邦联”方案等。

因为本身过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引发的问题无法完全解决,但是经由北约和联合国的介入,战火最后慢慢平息。

南斯拉夫为什么内战

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

南斯拉夫解体首先由经济危机引起的。20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8平米,平均每8人就有一辆轿车,市场看上去很繁荣,但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如通货膨胀,最高时曾达2400%,各种**事件不断。政治权力过分下放,中央政府几乎只剩下外交和国防的权力。1980年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实行了国家元首集体轮流的做法,无法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铁托经济政策的失误在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没有建立国内的统一市场,而是各个共和国均衡发展。工人与管理层之间、各共和国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企业之间都是以各种协议形成“自治”。这种关系不是市场的、有机的,而是人为的、行政的,因此,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在民主化的浪潮中,知识界以为只要采取西方的政治制度,南斯拉夫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990年,南斯拉夫通过《政治结社法》实行多党制,南斯拉夫的人口只比上海多一些,但一下子出现了200多个政党,那些赢得选票的政党都是高举民粹主义大旗,1991年,从斯洛文尼亚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共和国宣布独立。内战随即全面爆发。

第一个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独立的是德国。德国又游说欧共体成员国承认这两个国家独立。而这两个独立国家是德国的近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别国的利益,正是西方外交的惯例。随后,南斯拉夫境内的战争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场接一场发生,最终导致了20万人丧生,无数残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南斯拉夫的解体表面上看是实行多党制的结果.而实质是在南斯拉夫特定的国情下,推行西方政治变革导致了国家的解体和战争。南斯拉夫共产党长期的政治教育敌不过民粹主义者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

南斯拉夫内战

南斯拉夫内战:

斯洛文尼亚战争(十日战争)(1991年)

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

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

科索沃战争(1999年)

马其顿战争(2001年)

斯洛文尼亚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文尼亚,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史称十日战争或独立战争。

克罗地亚

第一次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6月,克罗地亚独立,同境内的塞族****再起。米洛舍维奇派志愿军到克境援助塞族人。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扩散至克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边境地区,最后由美国外交调停结束战争。

第二次克罗地亚战争:此战争较血腥,克罗地亚在1991年后重组军队。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尔维亚。结果塞军惨败。

波斯尼亚

史称波黑战争,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亚公民投票结果公布。全民赞成波斯尼亚独立,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开战。虽然联合国有派兵补给援助波斯尼亚,但塞尔维亚仍是大胜。1995年,塞尔维亚再向穆族人开火。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3星期,最后塞军投降。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中,塞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

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波黑战争自始至终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和武装干预,特别是美国以北约为工具所进行的军事干预对战争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索沃

当1996年建立的科索沃***向塞尔维亚官员和阿尔巴尼亚人发动攻击时,冲突开始白热化,塞尔维亚官方开始大量拘捕。塞尔维亚警察在1998年3月开始大肆搜捕德雷尼察地区的科索沃***,冲突更加激烈,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包括科索沃实行武器禁运,但境况愈演愈烈,直至爆发战争。

1999年3月,在向南斯拉夫提出警告并在科索沃塞尔维亚人进行进攻的情况下,北约对南斯拉夫实行空袭轰炸,秘书长说这是外交失败造成的悲剧,虽然有时候“为了和平而使用武力是合法的”,但安理会在任何这样的情况下都必须参与进去。

南斯拉夫对科索沃***进行大规模攻击并开始大量驱逐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85万难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在阿尔巴尼亚和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对难民进行多方面的帮助。

正当战火在波黑境内蔓延之际,欧共体国家和美国分别于1992年4月6日和7日宣布承认波黑为独立**国家,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波黑内战骤然升级,随即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为独立国家。

***、克罗地亚族同塞尔维亚族为争夺地盘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波黑内战的爆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为寻求内战的和平解决。一招接一招:经济制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的空投、北约禁飞区、5国安全区、北约最后通牒和空袭等。

和平计划也是接连不断:万斯—欧文和平计划、美国6点计划、5国方案、“三分波黑”方案、欧—斯和平计划、“联邦加邦联”方案等。因为本身过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引发的问题无法完全解决,但是经由北约和联合国的介入,战火最后慢慢平息。

克罗地亚内战和南斯拉夫内战克罗地亚有什么表现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专题推荐:

欧锦赛2024动态

2024年欧洲杯资讯

巴西甲级联赛积分榜

巴西甲级联赛资讯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