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想过,陈若琳历史最高分是多少和陈若琳最后一跳难度系数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在本文中,小编将为您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带您领略新的视角和见解。
陈若琳的跳水动作有哪些特点
2008年8月21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进入到女子单人十米台项目的争夺,年仅16岁的江苏小将陈若琳凭借最后一跳的完美发挥,获得全场最高分100.30分,最终以微弱优势获得金牌。这枚金牌也帮助中国队收复了失去八年的女子单人十米台金牌。陈若琳也延续了跳水队包揽8金的希望,中国跳水队已经连取7金。
与“跳水皇后”高敏的面相有几分相似的陈若琳,在队里有着“小高敏”的美誉。陈若琳的动作以轻巧、规范见长,1992年出生陈若琳被誉为跳水“袖珍女孩”,在当天比赛中“小精灵”在最后一跳之前,落后加拿大选手海曼斯,能否取得金牌在此一跳,陈若琳娇小身躯重担千钧,结果陈若琳压轴一跳闪耀全场获得了100.30分,最终得分为447.70,在最后一刻成功超越海曼斯夺得金牌,当天在本场比赛的五跳中,陈若琳每一跳处理的都非常的好好,凭借细腻的技术,陈若琳惊艳水立方夺个人奥运会上的首枚单人金牌,陈若琳是北京奥运会上女子十米台单人冠军,心态稳定动作优美的她成为08奥运十米跳台上的“一抹亮色”,动作优雅的陈若琳就像刚开的花儿惊艳!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下陈若琳接近完美的发挥的五跳。5次起跳,5次翻腾,5次入水,然后,就是金牌。
第一轮中,陈若琳第12个压轴亮相,与队友王鑫所做相同的动作107B,起跳、转体和入水均控制的恰到好处,其中5名同步分裁判有人给出10分,这也是全场比赛第一次出现满分,最后总分到达了85.50分,首轮战罢,陈若琳暂居第一,加拿大选手海曼斯位列第二,王鑫与澳大利亚选手梅利莎·吴同为79.50分并列第三。在难度系数与海曼斯相差0.4的情况下,陈若琳依旧占得先机。第二轮陈若琳动作为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为3.2,完成得非常出色,身体控制的也十分完美,只是入水时稍有瑕疵,得到了84.80分,两轮总分170.30分,两轮战罢,陈若琳以170.30分继续居榜首,加拿大选手海曼斯以169.70分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第三轮陈若琳所做的动作为6243D(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这个动作起跳高度,空中的翻腾和入水效果都极为理想得到了88.00的高分,本轮过后,陈若琳以258.30分继续位居榜首,并且扩大了领先优势,加拿大选手海曼斯以253.85分继续位列第二,王鑫位列第三。第四轮加拿大选手海曼斯动作完成的十分完美,得到了95.20的高分,拿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个90分以上,陈若琳压轴出场,此时压力已经完全落在了陈若琳的娇小身躯之上,本轮她的动作为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为3.3,陈若琳顶住压力,整套动作从起跳到打开非常的好,只是入水控制稍显不足,裁判打出了89.10分,四轮总分达到347.40分,四轮过后,海曼斯反超陈若琳升至第一,陈若琳退居第二,能否最终夺冠,陈若琳在最后一跳在此一搏。
第五轮海曼斯最后一跳选择了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为3.2,海曼斯关键时刻沉着稳定,得到了88.00分,最终得分为437.05分,陈若琳压轴出场,此时压力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能否取得金牌在此一跳,结果陈若琳整套动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姿态极为优美,获得了100.30分,最终得分为447.70,在最后一刻成功超越海曼斯夺得金牌。
小姑娘夺冠之后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而在16岁的陈若琳背后却是外婆、爸爸等众多亲人盼望祝福的眼睛,若琳的生父还在受着病痛的折磨......
陈若琳最后一跳得分多少说!!!
100.30分,
(*^__^*)嘻嘻……
真的很厉害、很完美的说。。。。。
下面是一篇个人认为不错的报道,(*^__^*)嘻嘻……
今天的北京水立方,16岁的少女陈若琳以稚嫩肩膀顶住国外强手的“围攻”,在前四跳总分落后的巨大压力下,最后一轮以非常完美的一跳,得到全场最高分100.30分,超过加拿大选手海曼斯,为中国夺回阔别12年的奥运10米台的金牌。
赛前并不被看好
女子10米跳台曾经是中国跳水的一块“自留地”,1984年至1996年连续4届奥运会上这枚金牌都被中国姑娘获得。但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都遗憾地与这枚金牌无缘,女子跳台也成了“梦之队”的一块心病。赛前,由于两届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双保险”的失利,人们对初次参加奥运会的小丫头陈若琳、王鑫,夺取这枚金牌的前景打上一个问号。今天在水立方,陈若琳终于在最后一跳一鸣惊人,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小精灵”13岁进了国家队
陈若琳1992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通,4岁时在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开始了跳水生涯。由于在一系列少年赛、全国锦标赛中的出色表现,陈若琳引起了中国跳水队掌门人周继红的关注。2005年底,13岁的陈若琳走进了国家队大门。
2006年世界杯跳水赛上,陈若琳与队友贾童联手,摘得女双10米台桂冠,成为中国跳水队最年轻的现役世界冠军。多哈亚运会上她和王鑫夺得双人冠军后,这个小姑娘就频频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展现出巨大潜力。2007年,她和队友贾童一起夺得世锦赛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在今年2月的跳水世界杯上,她又独揽10米台女单和女双的两项冠军。
一年多没吃晚饭
陈若琳体重本来就只有30多公斤,再减肥对她来说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辛苦。不过为了奥运冠军梦,陈若琳开始不吃晚饭和零食。很多时候,当队友都出去吃饭慰劳自己时,陈若琳就一个人默默走回房间看电视,有时候饿得实在不行了,她就用睡觉来驱赶饥饿。节食之外,陈若琳还在平时训练中加大了自己的运动量,她几乎是跳水队训练量最大的队员,每天她都是最后一个走出训练馆。时至今日,陈若琳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吃晚饭和零食了,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战胜了自己,也成就了她今天站上最高领奖台的一刻。
心细的人会发现,在今晚的比赛中,当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完美无缺,赢得观众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时,陈若琳仍然心如止水,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在比赛最后一跳完成后,她才泪如泉涌。当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候,她才用最灿烂的笑容回报了大家。
为什么跳水能得到100.30分徐若林最后一跳
不是徐若林,是陈若琳!
2008年8月21日晚,陈若琳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女子跳水单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最后一跳,凭借3.4的难度系数,5253B动作(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现场裁判给出了7个10分的满分!得100.30!全场最高分!并获得本届女子跳水单人十米跳台冠军。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