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世界杯丁松的一些知识点,和丁松的比赛数据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丁松的比赛数据
第43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成员,决赛中出场战胜卡尔松,为中国队奠定胜局
第43届天津世乒赛男单季军
44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成员
第44届曼彻斯特世乒赛男单8强
1994年中国“乒协杯”混双冠军
1994年全国锦标赛混双亚军(与张凌)
1995年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
1996年法国尼姆乒乓球男单世界杯并列第五
1997年首届CCTV乒乓球擂台赛总冠军
乒乓球丁松几岁
乒乓球员丁松今年44岁。
丁松,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乒乓球教练。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削结合打法。在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上,丁松在决赛中担任第三单打,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从而和队友一起获得男团冠军。丁松是乒坛的“魔术师”,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变幻无常的旋转变化、神出鬼没的削中反攻,至今还令许多高手心惊胆战。丁松的出现是削球打法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他把攻和削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使削球打法由原来的“削中反攻”时代走进了“攻削结合”的时代。
比赛数据:
第43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成员,决赛中出场战胜卡尔松,为中国队奠定胜局
第43届天津世乒赛男单季军
44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成员
第44届曼彻斯特世乒赛男单8强
1994年中国“乒协杯”混双冠军
1994年全国锦标赛混双亚军(与张凌)
1995年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
1996年法国尼姆乒乓球男单世界杯并列第五
1997年首届CCTV乒乓球擂台赛总冠军
丁松的运动生涯
中国上海队队员,后入国家队。丁松是削球名宿陆元盛的**。这位同为上海人的伯乐相中这匹黑马,最终使丁松进入了国家队。丁松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削球手,攻守结合打法。曾获得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从1994年到2014年的20年里,能在世界大赛里获得男单奖牌的削球手,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丁松,一个是韩国名将朱世赫。
丁松头脑灵活,手感好,变化多,攻势强,风格怪异,将扣,削球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并形成了他技术上的三大特色:高质量的发球,正反手的变幻稳削和快攻。他削中反攻的独特打法曾令世界一流好手无计可施,在第43届世乒赛上的杰出表现使他名震天下,是继60年代削球世界冠军王志良,削球机器张燮林和80年代的陆元盛,陈新华之后,中国又一位体现当今世界乒坛更快,更转,更凶潮流的削球高手。
1994年,丁松入选瑞典男团世界杯的中国队团体阵容,与队友刘国梁等一起获得团体冠军。
在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丁松入选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阵容。男团决赛,中国队与瑞典队总比分战至1:1时,主教练蔡振华安排当时默默无闻的削球手丁松出战第三局,两局均以大比分战胜了瑞典的卡尔松,为中国队以3:2获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丁松还在本届世乒赛的单打比赛中战胜欧洲名将佩尔森、赛弗杀入半决赛,负于当届冠军孔令辉而获得季军。丁松凭借该届赛事的神奇表现而一战成名,成为世界知名的削球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丁松曾有望成为中国男队征战奥运会的第三单打选手。但由于人数名额上的限制,以及自身的特殊打法难以配对双打,蔡振华最终舍弃了丁松,而选择刘国梁参加奥运会。结果刘国梁发挥出色并最终夺得单打、双打两枚金牌。参加首届CCTV乒乓球擂台赛,接连战胜张勇、秦志戬、闫森、冯哲等进入决赛。8进4战胜马文革,半决赛战胜熊柯,决赛战胜王涛。决赛这场球,丁松、王涛都发挥出相当高的水平,是一场经典之战。
1997年5月曼彻斯特世乒赛,丁松继续入选中国国家队主力阵容,但由于对手对他的打法逐渐熟悉,决赛未能上场。男单比赛,负于多次相遇均未能取胜的萨姆索诺夫,止步8强。之后逐渐淡出国家队。
1998年,从国家队退役的丁松赴德国打球,参加当地的俱乐部赛,一打就是5年。
2003年,丁松返回中国,征战乒超联赛,曾先后在陕西银河国梁、上海圣雪绒、北京铜牛俱乐部,2007年宣布退役。在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期间,战胜了四川队的外援韩国著名削球手朱世赫。“老削球王”战胜了“新削球王”,比赛被球迷津津乐道。
2009年,丁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并任上海交大乒乓球男队教练。
2013年7月,作为男团主教练,丁松率中国队在俄罗斯喀山进行的第27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以3-0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乒乓球有几个世界冠军
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名单:
容国团(1959年世乒赛)
徐寅生(1961年世乒赛)
李富荣(1961年世乒赛)
王传耀(1961年世乒赛)
庄则栋(1961年世乒赛)
邱钟惠(1961年世乒赛)
张燮林(1963年世乒赛)
王家声(1963年世乒赛)
王志良(1963年世乒赛)
周兰荪(1965年世乒赛)
林慧卿(1965年世乒赛)
郑敏之(1965年世乒赛)
李赫男(1965年世乒赛)
梁丽珍(1965年世乒赛)
梁戈亮(1971年世乒赛)
李景光(1971年世乒赛)
郗恩庭(1971年世乒赛)
胡玉兰(1973年世乒赛)
李莉(1973年世乒赛)
许绍发(1975年世乒赛)
陆元盛(1975年世乒赛)
李振恃(1975年世乒赛)
葛新爱(1975年世乒赛)
张立(1975年世乒赛)
郑怀颖(1975年世乒赛)
郭跃华(1977年世乒赛)
黄亮(1977年世乒赛)
王俊(1977年世乒赛)
张德英(1977年世乒赛)
杨莹(1977年世乒赛)
朱香云(1977年世乒赛)
曹燕华(1979年世乒赛)
蔡振华(1981年世乒赛)
施之皓(1981年世乒赛)
谢赛克(1981年世乒赛)
王会元(1981年世乒赛)
童玲(1981年世乒赛)
黄俊群(1981年世乒赛)
齐宝香(1981年世乒赛)
江嘉良(1983年世乒赛)
范长茂(1983年世乒赛)
戴丽丽(1983年世乒赛)
耿丽娟(1983年世乒赛)
倪夏莲(1983年世乒赛)
沈剑萍(1983年世乒赛)
陈龙灿(1985年世乒赛)
陈新华(1985年世乒赛)
何智丽(1985年世乒赛)
韦晴光(1987年世乒赛)
滕义(1987年世乒赛)
王浩(1987年世乒赛)
惠钧(1987年世乒赛)
陈静(1987年世乒赛)
焦志敏(1987年世乒赛)
李惠芬(1987年世乒赛)
邓亚萍(1989年世乒赛)
乔红(1989年世乒赛)
陈子荷(1989年世乒赛)
胡小新(1989年世乒赛)
马文革(1989年世界杯单打)
高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
王涛(1991年世乒赛)
刘伟(1991年世乒赛)
谢超杰(1991年世界杯团体)
张雷(1991年世界杯团体)
吕林(1992年奥运会)
乔云萍(1993年世乒赛)
刘国梁(1994年世界杯团体)
丁松(1994年世界杯团体)
秦志戬(1994年世界杯团体)
林志刚(1994年世界杯团体)
孔令辉(1995年世乒赛)
杨影(1995世界杯团体)
王楠(1997年世乒赛)
李菊(1997年世乒赛)
邬娜(1997年世乒赛)
王晨(1997年世乒赛)
马琳(1999年世乒赛)
张莹莹(1999年世乒赛)
张怡宁(2000年世乒赛)
孙晋(2000年世乒赛)
王辉(2000年世乒赛)
王励勤(2000年奥运会)
阎森(2000年奥运会)
刘国正(2001年世乒赛)
牛剑锋(2004年世乒赛)
郭跃(2004年世乒赛)
王皓(2004年世乒赛)
陈玘(2004年奥运会)
郭焱(2006年世乒赛)
李晓霞(2006年世乒赛)
马龙(2006年世乒赛)
李平(2009年世乒赛)
曹臻(2009年世乒赛)
刘诗雯(2009年世界杯)
丁宁(2009年世界杯团体)
张继科(2009年世界杯团体)
许昕(2009年世界杯团体)
邱贻可(2009年世界杯团体)
郝帅(2010年世界杯团体)
张超(2011年世乒赛混双)
范瑛(2011年世界杯团体)
常晨晨(2013年世界杯团体)
武杨(2013年世界杯团体)
樊振东(2014年世乒赛)
朱雨玲(2014年世乒赛)
陈梦(2014年世乒赛)
方博(2015年世界杯团体)
王曼昱(2018年世界杯团体)
陈幸同(2018年世界杯团体)
林高远(2018年世界杯团体)
于子洋(2018年世界杯团体)
王楚钦(2018年世锦赛团体)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专题推荐: